-
- 索??引??號:
- 01006561-7-2025-00027
-
- 分???????類:
- 其他??其他??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
-
- 發布日期:
- 2025-02-24
-
- 名???????稱:
- 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舉行“2024年寧夏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
- 文???????號:
2025年2月10日,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舉行2024年寧夏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貨幣政策處處長馬曉棟,信貸政策管理處副處長王銀昆,調查統計處處長王進會,貨幣金銀處處長歐小山,國家外匯管理局寧夏分局外匯管理處副處長喻煒青參加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辦公室副主任楊彬主持新聞發布會。新華社寧夏分社、人民網、寧夏日報、新消息報等十余家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以下為文字實錄: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辦公室副主任楊彬: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新年好!歡迎出席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召開“2024年寧夏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將發布2024年寧夏金融運行數據,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貨幣政策處處長馬曉棟、信貸政策管理處副處長王銀昆、調查統計處處長王進會、貨幣金銀處處長歐小山,國家外匯管理局寧夏分局外匯管理處副處長喻煒青。首先,請調查統計處王進會處長介紹2024年寧夏金融統計數據情況。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調查統計處處長王進會: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全區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全年金融總量合理增長,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大關,信貸結構優化向好,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一、存貸款總量保持合理增長,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截至12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0052.48億元,同比增長7.8%,全年新增人民幣存款722.99億元,為全區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提供了良好的貨幣條件。全區人民幣貸款余額10100.76億元,同比增長4.2%,全年新增404.88億元。分部門看,12月末,全區住戶貸款余額3728.57億元,同比增長8.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4.2個百分點,全年新增287.7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6369.04億元,同比增長1.8%,全年新增114.72億元。分期限看,全區中長期貸款全年新增205.52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50.8%,有力支持了我區重大項目建設和個人合理住房需求;短期貸款余額2379.84億元,同比增長8.3%,全年新增182.09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45.0%;票據融資余額847.33億元,同比增長1.9%,有效滿足了企業的合理流動性融資需求。
在信貸總量、政府債券持續增長的帶動下,全區社會融資規模增勢較好。全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14.32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和政府債券分別占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的56.3%和34.4%,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貸款增勢良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能進一步增強。
一是消費領域貸款增速較快。截至12月末,全區個人非住房類消費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5%,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增速,有效滿足了消費領域的融資需求。二是工業及交通領域貸款投放力度較大。全年工業貸款新增57.69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新增33.25億元,合計占全部行業貸款新增額的73.3%,為全區重大項目投資、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綠色貸款持續高速增長。截至12月末,全區綠色貸款余額1627.32億元,同比增長11.0%,顯著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全年新增161.31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39.8%,重點支持了太陽能利用設施建設運營、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清潔能源產業重大項目。四是數字金融和科技創新領域貸款保持高速增長。截至12月末,全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增長57.9%,全區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增長53.6%,增速分別位居行業貸款增速第一、第二位。五是普惠領域貸款增速較快。截至12月末,全區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3%,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5%,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0%,以上領域均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切實增強了小微、涉農和民營等普惠領域發展“韌勁”。
三、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2024年,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強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引導作用,疏通利率傳導渠道,促進貸款利率持續走低。12月,全區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1%,同比下降0.50個百分點,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0%,同比下降 0.40個百分點,兩者均為有統計以來歷史最低水平。經測算,全年通過引導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為各類貸款主體節省利息支出總計22.7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寧夏區分行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認真執行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效落實好金融增量政策,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貢獻金融力量。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辦公室副主任楊彬:感謝王進會處長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各位記者朋友請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人民網記者:2024年,外匯局寧夏分局在推動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服務支持我區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取得效果如何?
國家外匯管理局寧夏分局外匯管理處副處長喻煒青:謝謝您的提問。2024年,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來看,我區與145個國家(地區)發生跨境收付,涉外收入18.2億美元,對外付款13.6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4.6億美元,跨境資金繼續保持凈流入態勢。外匯局寧夏分局緊緊圍繞服務實體和便利民生目標,扎實推進跨境貿易、投融資和個人外匯等便利化政策的有效實施,外匯管理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第一,釋放政策紅利,外匯便利化政策持續擴面增效。外匯局寧夏分局將推進便利化政策作為踐行金融為民的重要舉措,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改革成功落地實施,名錄登記由行政許可調整為在銀行直接辦理,有效降低企業時間成本,提升資金結算效率,政策惠及轄區146家外貿企業。將“專精特新”、“一帶一路”等一批優質中小企業優先納入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范圍,以更加高效、便捷的資金結算助推經貿往來持續通暢。截至2024年末,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業務規模同比增長118.6%,優質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03.8%,其中,中小企業占比達86.8%,較2023年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資本項目便利化支付金額占全區資本項目外匯收入的97%,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全年累計辦理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業務筆數6347筆,涉及7.18億美元,分別是2023年的1.3倍和1.2倍。
第二,賦能外匯服務,個人用匯環境優化升級。持續升級外籍人員用匯服務環境,實現機場、四星級以上酒店、重點文旅場所外幣兌換服務全覆蓋。以河東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站”為中心,建立寧夏首個集外卡刷卡和取現、外幣兌換、支付指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支付服務示范區。推動全轄外幣兌換銀行網點、外幣代兌機構分別增至214家和18家,同比增長13%和200%。聚焦重點主體專項用匯需求,使用中英雙語向外籍師生較集中的4所高校近600余名外籍師生宣講外匯政策,提升便利化政策及移動支付產品知曉度,多渠道解決重點主體用匯之“困”。動態篩選全區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銀行一線網點建立直連點機制,及時了解個人用匯新趨勢、新訴求,疏通外匯業務辦理難點和堵點。
第三,優化服務機制,匯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外匯局寧夏分局積極幫助企業管理匯率風險,聯合商務廳對轄區356家企業匯率避險現狀深入調研,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推動轄區七成以上外貿企業主動采取措施管理匯率風險,匯率避險“首辦戶”較2023年末新增19.7%。實施匯率避險“清單式”管理,指導外匯銀行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持續豐富外匯衍生品種類,滿足涉外企業多元化匯率避險需求,外匯衍生品簽約額同比增長63%。外匯銀行通過專項授信、點差優惠等措施降低企業避險成本,截至2024年末,轄區外匯銀行累計為企業匯率避險減免保證金4459.6萬元,給予價差優惠2565萬元。
下一步,外匯局寧夏分局將聚焦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持續推動便利化政策擴容增效;繼續優化個人用匯服務,完善境外來華人員外匯服務保障;健全匯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能力;落實好各項外匯改革政策,積極營造“越誠信越便利”的用匯環境,助力轄區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
寧夏日報記者:2024年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在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請談談今年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打算?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貨幣政策處處長馬曉棟:2024年,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認真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部署,抓好穩健貨幣政策落實,有力支持了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及時落實降準政策。人民銀行在2024年2月、9月兩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共1個百分點,我們及時落實降準政策,釋放我區金融機構長期資金81億元,有力增加了金融機構可貸資金。
二是擴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人民銀行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2024年末,全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余額超68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5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余額266億元,支持金融機構向全區8.65萬戶普惠小微、民營企業和涉農貸款主體發放了優惠利率貸款,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為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資金2851萬元,撬動金融機構擴大普惠領域信貸投放。將5家地方法人銀行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使用范圍,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股票增持回購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在我區落地使用,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清潔能源、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房地產、資本市場等領域的信貸支持。
三是暢通利率政策傳導,貸款利率降至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發揮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引導作用,落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推動金融機構合理確定新發放房貸利率水平,促進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顯著下降。2024年12月份,全區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0%,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19%,同比下降0.85個百分點,均為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全年通過新發放貸款利率下降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減少各類貸款主體利息支出近40億元,其中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每年為我區購房人節約房貸利息支出近15億元,惠及47.89萬戶家庭、143.67 萬人,平均每年為每戶購房人減少利息支出3050元,有力減輕了購房者的還貸壓力。
2025年,人民銀行寧夏區分行將全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人民銀行總行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為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是引導銀行機構緊跟自治區“穩增長促發展攻堅年”行動,圍繞重大項目建設、“兩重”“兩新”、現代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充分滿足有效信貸需求,持續擴大信貸投放。二是及時落實降準降息政策,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傳導,促進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三是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支持力度,為金融機構注入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小微、提振消費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
新華社寧夏分社記者: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人民銀行寧夏區分行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副處長王銀昆:感謝您的提問。2024年,人民銀行寧夏區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銀企對接、優化產品服務,精耕細作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務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質效不斷提升。截至2024年末,全區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11%、15.3%、4.5%,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科技金融方面,制定《寧夏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組織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引導金融資源與科技資源深度對接,不斷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對接企業,加快審批效率,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落地。2024年末,全區金融機構簽訂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合同金額34.41億元,發放貸款6.53億元。探索開展科技金融服務效果評估,引導金融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或科技支行,積極開展“科創積分貸”“寧科貸”等貸款產品和業務模式,滿足科技企業融資需求。
綠色金融方面,聯合相關部門制定《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工作方案》,指導金融機構加大綠色轉型項目儲備,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拓寬碳減排支持工具使用范圍和規模,撬動更多信貸資源流向綠色領域。截至2024年末,全區碳減排支持工具余額超過200億元。印發《金融賦能“六權”改革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鼓勵金融機構將“六權”納入抵押品范圍,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截至2024年末,全區“六權”抵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8.3%。
普惠金融方面,制定《關于落實〈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專項活動,強化金融要素保障,推動我區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深化“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系列活動,推廣“小微金融服務示范支行”創建活動,落實好民營經濟25條舉措,做好金融服務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導向評估、民營經濟效果評估、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激勵引導金融機構著力提升普惠領域金融服務質效。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擁軍貸”“巾幗創業貸”等專屬金融產品,加大創業就業、助學等民生領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區創業擔保和助學貸款同比增長8.91%。
養老金融方面,引導金融機構探索養老金融服務模式,優化線下網點布局和老年人線上服務體驗,推出專屬養老金融產品,滿足中老年客戶資產配置需求。發揮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作用,聯合民政廳梳理符合再貸款支持條件的機構和項目清單,引導金融機構積極與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2024年,我區首筆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300萬元落地。
數字金融方面,制定《寧夏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工作方案》,引導金融機構主動下沉服務,積極運用數字技術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能力。深入實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指導地方法人銀行制定轉型任務清單,加大數字化轉型資金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強化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對接力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助力數字寧夏建設。
下一步,人民銀行寧夏區分行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健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用足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切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寧夏篇。
新消息報記者:我們看到,當前有一些商家對使用現金并不積極,拒收現金的違法行為時有發生。請問在優化現金使用環境、整治拒收現金等方面,人民銀行有哪些舉措?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貨幣金銀處處長歐小山:首先,非常感謝您對現金使用問題的關注。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商業交易中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作為人民幣的發行機構,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人民幣現金的便利化使用,尤其是整治拒收現金違法行為、維護人民幣的法定地位,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采取的措施和目前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多點發力,優化現金使用環境。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15個重點行業場景,組織人民銀行各級行及各銀行機構,在全轄范圍內對商戶現金使用情況進行摸排。截至上年末,已摸排經營主體61295戶,簽訂不拒收現金承諾書45605份,張貼收現標識44769份;開展“零錢包入千商進萬戶”活動,累計發放零錢包322871個;現場摸排全區26個政務大廳,并對涉及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進行實地走訪。強調收費窗口不得拒收現金,備足零錢。組織銀行機構“點對點”提供零鈔服務,全力滿足政務大廳群眾用現需求;暢通出租車用現渠道,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優化巡游出租車行業現金收付服務活動的通知》,利用每月出租車司機集中學習時間,開展宣傳及零鈔兌換。2024年共為出租車司機兌換“零錢包”34327個。
二是廣泛宣傳,培養現金法償意識。在銀川市的42條公交線路,共850輛公交車上利用車載電視播放人民幣流通管理宣傳片3個月,滾動播放共計91.3萬余次。在銀川市德豐大廈、中環大廈等地標性建筑的戶外巨幕播放整治拒收現金等宣傳字符共計3000余次。在金鳳萬達等人流聚集場所,播放整治拒收現金宣傳視頻9000余次。與寧夏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合作拍攝整治拒收現金宣傳片,并在寧夏衛視、寧夏公共等多家主流媒體持續播出;利用春節前現金供應旺季,組織19家銀行機構在銀川市四大商圈同步開展優化現金使用宣傳活動。通過小品、相聲等形式呈現“拒收現金”典型案例,使廣大群眾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人民幣知識,了解有關法律法規。
三是科技賦能,提升服務質效。利用人民銀行非現場監管系統,督促各銀行機構將61246戶摸排經營主體全部錄入系統,實現了網格化、常態化、動態化管理。此外,還利用系統中記錄的經營主體地址、電話信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暗訪商戶2000余戶,全面提升暗訪覆蓋率,確保銀行機構保質保量持續做好摸排工作。
四是依法治理,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暢通投訴舉報途徑,通過12363、12345、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拒收現金投訴舉報專線電話,2024年共受理拒收現金線索40筆,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所有線索均得到妥善處置;與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會商機制成員單位及時共享拒收現金線索處置情況,切實發揮聯合工作機制作用;開展行政處罰2起,對兩家拒收現金行為主體給予了警告并罰款的行政處罰。對違法主體警示教育的同時,要求網格內銀行機構網點上門為經營主體提供零鈔及殘損幣兌換服務,并建立長期現金服務聯系機制,確保不再發生拒收現金行為。通過有力的行政處罰和有效的現金服務,切實維護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維護了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通過上述措施,全區現金支付環境得以顯著提升并持續優化,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強化拒收現金的整治力度,以確保人民群眾使用人民幣現金的便利化。這是一個長期化的工作任務,同時也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努力的社會責任。希望我們的記者朋友也跟我們一道,共同營造有利于人民幣現金便利化使用的輿論環境。
謝謝大家!
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辦公室副主任楊彬:感謝各位領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